以基地建设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展示创新创业风采、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教学管理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树立创业精神;通过各种教学工具和搭建创业管理平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湖南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
4.1 基地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基地将培养“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具有创业意识、通晓创业方法、掌握创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总体目标,面向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与能力,构建所需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基地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化工与制药相关专业平台建设为依托,通过课程建设、过程实施、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时代发展相统一,创新实践与行业需求相统一,创业素质与创新能力相统一的创新创业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力争经过三年的建设,把基地建设成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验区、学科竞赛培训中心,实现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
1、建设一个品牌基地: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并能接受兄弟院校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扩大受益面,用3-5 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有重大成效的品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2、达到一个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完全达到“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具有创业意识,通晓创业方法,掌握创业技能,拥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总目标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3、做到三个紧密对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院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面转型,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需求紧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程实际紧密对接。
4、打造好三支队伍:通过教育实践,精心打造学院教师队伍、企业实践教育指导教师队伍、科研队伍,使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5、形成一批成果:一是形成省内和国内都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二是编撰出版一批与企业和学校实际相匹配的特色实践教育教材;三是推出一批成效显著的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四是获得一批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重大项目和科研成果。
4.2 建设思路
基地将秉承立足基础、面向应用、强化实践、重视创新、特色鲜明的理念,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从事化工与制药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学科融合工程实际,着力提升师资队伍工程实践水平与能力;通过深度推广校企合作,共建地方和行业“专业人才工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产、学、研、用深层次紧密结合的黄金纽带。不断创新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形成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创新创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境。该基地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融合与创新为目标,以工程实践综合训练平台、技能训练平台、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为重点,按照层次递进、项目驱动、竞赛检验、成果转化的运行模式,以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服务化工与制药行业为特色,全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锻炼、创业精神养成。
图4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思路
4.3 建设与改革内容
湖南理工学院与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共建的化工与制药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是对原有的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进行深化和提高,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制订培养标准,联合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一体化”的方法编制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实基础、强能力、宽适应、重应用”特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具有辐射作用的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面向化工与制药类等专业学生为主,体现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同学科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学科的优势和行业背景,开展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具体建设与改革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构建优势资源共享机制,给基地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为了给基地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充分汇聚高校、企业单位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设备及其它优势资源,确保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基地具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1)创新平台整合
在现有已组建的多个省级科研平台、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基础上,联合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的科研力量,围绕化工制药、生物制药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组建湖南省校企合作化工制药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为基地提供专用场地(办公和实验研究),鼓励教师进入基地工作。
(2)人才资源整合
根据项目攻关需要,打破单位界限,聚集人、财、物创新要素,实行仪器设备共享,项目人员短、长期流动组合,实行人才短期交换工作制度,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交流与影响,尤其是鼓励高校人才到企业交流,提高高校教师研发、设计和工程产业化能力。基地研究人员(含专职、兼职人员)均视同校内科研人员,可持有效证件使用学校相关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信息网络等资源,相关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为中心研究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3)科研条件整合
基地统筹规划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的建设。在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大型科技文献资源时,充分考虑现有资源的配备和使用情况,避免重复建设,扩大共享范围,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基地将可开放共享的资源纳入基地统筹,资源所有权仍归属原单位。基地设立资源运行基金,用于支持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系统平台的构建、专业文献(含数据库)的购置和自建、共建共享的服务补贴等。基地加强资源管理的技术力量建设,建立并完善管理和服务工作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标准,确保资源的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竞教结合、研教结合、工教结合”的“三元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建设及特色专业建设为背景,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相关专业平台的课程实践为主要内容,突出基础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实践层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适当调整训练内容、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3、构建课内外结合的立体化、开放化、个性化创新创业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开设以系统寻优为目的的设计型训练项目,以技术开发为目的的研究型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开放性训练项目,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完善开放训练项目预约系统,实现中心全方位开放,坚持让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合作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条件与平台。
4、强化分层次、多元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功能拓展。以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为重点,强化综合训练平台建设;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强化创新研究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层次紧密结合。
5、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凝聚双方力量和资源,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创新的良好态势。依托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的实践教学资源、产业优势和学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拓展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融教学、培训、就业和创新创业于一体,使之能够承担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任务。继续完善校企双方合作机制。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机制,完善基地组织机构,明确双方职责;建立明确而稳定的校企双方各个层次的交流、沟通和互访机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教师技能提升、学院教学改革等工作的开展,最终形成基地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6、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
7、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除承担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任务外,还应向其他高校开放,主动发布实践基地有关信息,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
8、建立学生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对学生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教育,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4.4 预期成效
经过三年的建设,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构建化工与制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打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个满足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应用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大型开放式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基地。
1、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完善基地创新软硬件平台建设
基地将按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投入专项经费380万元,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鼓励创新、打造特色”的改革理念为指导,继续做好分层次、多元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履行好为化工与制药行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职能,力争再经过三年的建设,使其国内辐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继续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基地将认真落实湖南理工学院素质提升教育、工程认证教育的精神,继续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创新实践内容,加强综合性、创新性的训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生产与教学、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把“产学研”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不断提升基地的教育效果和水平。升级竞赛与培训体系,提高学科竞赛与职业培训水平。建立分、层次多元化竞赛与培训体系,拓展与提升竞赛种类与等级,扩大竞赛与培训规模,全面提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与职业资格考级考证培训水平。
力争在3年内出版教材1-2部,省部级教研教改立项3项以上,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篇以上,新增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性项目10个,力争取得省部级奖励1项以上。
3、强化特色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
基地将继续加强特色训练项目的建设,针对化工制药、生物制药、中药绿色生产技术与工艺等,紧密结合行业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发展方面的实验软硬件资源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企业科技攻关合作伙伴,彰显我校化工与制药类教育特色。在强调特色建设的同时,基地将努力扩大创新创业项目的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经过三年建设,力争每年参加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学生数累计可达500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再经过三年建设,使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40人以上,具有“双师双能”资格的教师达到60%,各类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养计划人选达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