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主讲: 罗北平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 本课程为化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大纲适应于化工专业及相关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课程代码:
学时分配: 70学时
赋予学分: 2学分
先修课程: 普通化学, 物理化学,工程数学, 化工原理
后续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简称反应工程,本课程是大学本科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研究化学反应工程问题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在工业规模的基础上,运用化学,物理,数学和工程知识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程内容包括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分析、设计、优化与放大。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内在机理和速率,如反应模式,反应速率及反应活化能等;反应器分析、设计、优化与放大主要研究反应器内物料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寻求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找出最优工况和反应器的最好型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课程在化工设计、生产研究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化工专业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的重要部分。
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建立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观念,使学生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运用化学反应与传递工程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突出工程概念和工程思想的建立,对各种反应过程进行分析,进行为技术开发所需要的各项,制订出最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操作条件、放大和优化。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基本要点:反应工程的方法、任务及编排体系
1.1 反应工程的发展历史
1.2 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
1.3 反应工程的基本方法
1.4 反应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编排
第一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
基本要点: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影响速率的因素,速率方程的确定,复合反应动力学及产物分布,变容过程。
2.1 基本概念与术语
2.2 浓度与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2.3 单一反应速率的解析
2.4 复合反应动力学及选择性
2.5 变容过程
2.6 速率方程的建立
第二章 理想反应器
基本要点:理想流动模型、反映器的特性及基本设计,反映器型式的操作方式选取
3.1 概述
3.2 间歇反映器
3.3 半间歇式反映器
3.4 全混釜
3.5 平推流反映器
3.6 反映器型式及操作方式的评选
第三章 非理想流动
基本要点:停留时间分布及测定,非理想流动模型及计算
4.1停留时间分布
4.2几种特殊流型的停留时间分布
4.3非理想流动模型
4.4轴向分散扩散
4.5液体的混合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第四章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基本要点:理想吸附等温方程、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粒中的扩散、非催化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气液反应动力学
5.1吸附作用
5.2吸附等温方程
5.3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及控制步骤
5.4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5.5多孔催化剂的传质-------内扩散
5.6催化剂失效
5.7非催化气固相反应动力学
5.8气液相反应宏观动力学
第五章 固定床反映器
基本要点:固定床的装料特性及传递过程,粒子的外扩散,反映器的设计与计算,二维拟均相模型
6.1概述
6.2固定床的传递过程
6.3绝热式固定床反映器
6.4换热式固定床反映器
6.5拟均相二维模型
第六章 流化床反映器
基本要点:流化床的传递过程,流化床反映器的模型及设计
7.1流化床中的两相运动
7.2硫化床中的传递过程
7.3硫化床反映器的模型及设计
第七章 其他多相反映器
基本要点:气液相反应的传递规律及动力学分析,气液相反映器的设计,液-液相和气-液-固相反应过程及反映器
8.1气液相反应动力学分析
8.2气液相反映器模型及设计
8.3液-液相反应过程分析及反映器设计
8.4气-液-固相反应过程分析及反映器设计
五、教学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 10学时
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 12学时
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 10学时
第五章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12学时
第六章 固定床反应器 10学时
第七章 硫化床反应器 8学时
第八章 其他多相反应器 6学时
总学时:70学时
六、课程考核与评估
闭卷, 考试时间120min , 平时成绩占20%, 期末占80%
七、附录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 陈甘棠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
《反应工程》第二版 李绍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 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